“曾经填写各类表格,加班加点,现在‘一表同享’,省时省力。”近来,吉安市青原区新圩镇炉下村数据专员袁霞男向记者慨叹道。
袁霞男的“填表之变”,源于我省正在推动的“一表同享”变革。长期以来,报表多头重复填写、数据同享难、信息不对称、数据汇总任务重等问题困扰着底层作业人员,“成天围着表格转”“网格员成了表格员”,消耗很多时刻和精力。针对这些痛点,我省深化整治“指尖上的”,上一年9月开端立异展开“一表同享”变革试点,打造掩盖省市县村庄五级的“一表同享”体系,尽力完成底层填表报数“一个口儿进出”、同源数据“最多填一次”,数字赋能底层减负。
减负先减“表”。我省对省市县三级党政群机关拟要求底层填写的各类表单进行整理、精简、存案,实施惯例报表目录清单办理。到现在,试点区域要点范畴事务表单数量均匀压减约50.1%。
我省在给表格数量做“减法”的一起,还继续推动跨部分跨层级数据会聚同享,树立智能数据仓库,尽力打通“数据壁垒”。现在,已会聚10个省直部分共25类1.2亿条数据,试点县(市、区)已搜集本地根底数据3000余万条。
在我省试点的29个县(市、区),已开始完结包含高龄白叟、低保目标、特困人员、残疾人两项补助、孤儿(现实无人抚育儿童)等5类底层公共服务高频使用场景建造,打通民政、公安等部分的数据,可主动完结有关人员的状况信息核验,完成了44张高频月报表内容主动生成,开始完成“数据多跑腿、底层少报表”。
现在,在吉安市青原区、丰城市、上栗县等试点区域,底层常用的作业表格中,约有七成需填数据可从体系中主动获取,减缩填写时刻80%以上,以往“向底层要数据”的作业形式正转变为“向渠道要数据”。这既减轻底层干部数据填写担负,又让他们有更多精力服务大众。现在,“一表同享”变革已在全省全面推行。
“一表同享”体系的建成,还能供给高龄白叟预警提示、户籍迁出提示等智能服务,助力进步补助资金发放精准度,有用提升了底层社会管理效能。今年以来,青原区民政局已使用该体系追回违规发放补贴49例,合计4万余元。